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貧窮與社會救助
Poverty and Social Assistance 
開課學期
100-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鄭麗珍 
課號
SW7005 
課程識別碼
330 M16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社114 
備註
與傅從喜合開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01poor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貧窮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社會問題,在資源匱乏時代,擁有權力、武力、體力、知識的人較容易接近資源,在權力、武力、知識上相對弱勢的人,會因接近資源機會的短缺而陷入貧窮。然而,在資源相對豐富的工業社會,貧窮依然存在,其種因於資本的多寡、工作能力與機會、知識與分配機制。在前工業時代,貧民多半靠親戚、鄰里、宗教、士紳來救濟;在工業社會,濟貧的工作轉向政府為主,民間為輔,濟貧的作法也由選擇式的救濟,擴大到普及式的保險、津貼。各國因其政治經濟制度的差異,使濟貧工作也呈現很大的差異,不論是貧窮的界定、濟貧的策略都有很大的不同。本課程將先從歷史的角度切入,探討工業國家貧窮現象的發生及其因應之道;接著,探討當前各主要工業國家的貧窮現象與對抗貧窮策略;最後,分析全球化對全球貧富不均的影響及其解決的可能性。其間有幾個重要課題要特別加以討論,如貧窮的成因、貧窮的界定、貧窮的生命週期、工作倫理與濟貧、社會排除、女性貧窮化、貧窮的色彩化、貧窮的全球化等。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在提供學生有關「貧窮議題」的相關知識體系及濟貧的政策與實務模型,期待能夠增進有意從事濟貧工作生涯的學生的實務勝任能力。 
課程要求
本課程進行的方式包括課程講授、文獻閱讀、實例討論等,期待修課同學從多元角度看待貧窮議題與貧窮個人,進而更貼近經濟匱乏的個人與家戶之世界觀與生活風格,發展個人的濟貧社會工作應有之工作態度與政策觀點。為達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生應按時出席課程活動、事先預習指定閱讀、參與課堂討論、並完成各項指定的作業與考試。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詳見上課大綱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 
10% 
 
2. 
參與課堂討論 
20% 
 
3. 
心得報告 
30% 
根據指定的閱讀文獻,每週選擇一篇閱讀,並繳交一份心得報告(A4大小、以1頁為限),內容應該包括文獻內容的重點和個人的閱讀心得。 
4. 
期末報告主題意向說明書 
10% 
每位同學選擇一個自己有興趣的貧窮議題,於100年11月09日繳交一份書面的期末報告主題意向說明書,內容應包括個人對此貧窮議題的興趣動機或探討此貧窮問題的重要性,並於100年11月09日的課堂上進行簡短的口頭報告即可。 
5. 
期末報告 
30% 
每位同學應開始進行資料蒐集和著手書寫,並於100年12月28日(和101年元月5日)的課堂上進行10分鐘的口頭報告(請用power point形式);經課堂討論後,每位同學應於101年6月25日5:00 pm繳交一份完整的書面報告於鄭麗珍或傅從喜老師的系辦公室信箱內。如無法按時繳交,應事先告知。這份報告的建議內容如下: (1)選擇一個特定的貧窮議題,並說明選擇這個議題的理由。 (2)探討造成這項貧窮議題的致因理論或觀點,對貧民可能造成的生活影響或後果,這些討論應有實證文獻佐證。 (3)提出一套可行性高的因應對策或行動(政策或方案皆可),並運用實證文獻來探討這些對策和行動的有效性。 (4)最後,說明採用這個取向的理由(或優點)及其限制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課程介紹;意見交流(鄭麗珍和傅從喜) 
第2週
9/21  從歷史談起:貧窮與濟貧史(傅從喜) 
第3週
9/28  貧窮的界定與測量(傅從喜)
</br>
參考書目:
</br>Niemela,M. (2008). Perceptions of the cause of poverty in Finland. Acta Sociologia, 51(1): 23-40.
</br>
Lepianka, D., Oorcshot, W. V., and Gelissen, J. (2009). Popular explanations of poverty: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38(3), pp421-438.
</br>
Lister, R. (2004). Poverty, human rights and citizenship. In poverty, Chap 7, pp.158-175.
 
第4週
10/05  理論與觀點I(傅從喜)
</br>參考書目:
</br>Gilens, M. (2000). Racial attitudes, the undeserving poor, and opposition to welfare. In Why Americans Hate Welfare, Chap 3, pp60-79.
</br>
Katz, M. B. (1996). Redifining the welfare state. In In the Shadow of the Poorhouse, vhap 11, pp300-334.
</br>
古允文譯,1999。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 
第5週
10/12  理論與觀點II(傅從喜)
</br>參考書目:
</br>Lister, R. (2004). Defining poverty. In Poverty, chap 1, pp12-36.
</br>
Lister, R. (2004). Measuring poverty. In Poverty, chap 2, pp37-50.
</br>
Wagle, U. (2002). Rethinking poverty: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UNESCO, pp155-165.  
第6週
10/19  台灣的社會救助制度(鄭麗珍) 
第7週
10/26  貧窮與社會工作(鄭麗珍) 
第8週
11/02  社會救助:國際比較(傅從喜) 
第9週
11/09  期末報告主題的意向書討論(鄭麗珍和傅從喜) 
第10週
11/16  兒童貧窮問題與對策(鄭麗珍) 
第11週
11/23  貧窮女性化問題與對策(鄭麗珍) 
第12週
11/30  失業致貧問題與工作福利政策(傅從喜) 
第13週
12/07  老年貧窮問題與所得保障政策(傅從喜) 
第14週
12/14  遊民問題與社會住宅政策(鄭麗珍) 
第15週
12/21  資產累積與脫貧行動(鄭麗珍) 
第16週
12/28  期末口頭報告(鄭麗珍和傅從喜) 
第17週
1/04  課程回饋;珍重再見(鄭麗珍和傅從喜)